近期,在赵万华老师和张俊老师的联合指导下,由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博士第三党支部主办的“师友齿轮计划”羽毛球赛成功举行。本次比赛以“合作、团结、拼搏、自信”为主题,不仅是一场竞技赛事,更是一次温暖的破冰行动与师生欢聚的盛会,生动展现了先进所智能加工工艺及装备团队课题组的青春活力与深厚情谊。

比赛开始前,同学们齐聚体育馆,随着第一声清脆的击球声划破空气,一个属于先进所智能加工工艺及装备团队的、充满汗水与欢笑的独特夜晚正式开启——“师友齿轮计划”羽毛球赛,为大家留下了今秋最温暖的记忆。
刘弘光老师为活动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他的开幕词简洁而真挚:“平时在实验室里看大家做实验、写代码,今天终于能在球场上看到各位生龙活虎的一面!希望大家在比赛中放松身心、增进情谊,彼此传递信任与快乐,让我们这个‘师友齿轮’转得更快更顺畅!”这番话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在刘老师的鼓励下,一场充满激情与欢笑的羽毛球赛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师友齿轮计划”羽毛球赛引入更具竞技性与趣味性的小组交叉对抗赛制,师生通过抽签,组成A、B、C、D、E五大“齿轮战队”,在男单、男双、混双三个项目中展开车轮大战,比赛的硝烟在哨声吹响前便已弥漫,各组队长综合考量队员优势,进行了最优排兵布阵。
在单打赛场上,是“先锋齿轮”的solo舞台,更是力量与速度的极致展现:研二的庞原师兄一记跳杀霸气十足,羽毛球如白色闪电般轰向对方场地,引得全场惊呼;研一的李成亳同学虽初出茅庐却毫不畏惧,以灵动的步伐精准控制全场,用刁钻的落点调动对手,一记看似轻巧的网前吊球,展现的是冷静的头脑与对局势的精准判断。赛场上每一个精准的落点、每一次完美的网前球,都是“知行合一”的生动体现,这恰如我们的研究理念——“服役态,机电耦合,唯精度是真”。球场上的“精度”源自于对基本动作的千锤百炼,而科研中的突破则源于对本质规律的深入探索,没有平日的刻苦训练,就没有比赛时的精准发挥;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难以实现创新的突破。
双打比赛无疑是全场的焦点,完美诠释了“协同齿轮”的内涵,力量与技巧、冲锋与守护在此刻达成美妙的平衡。平日里指导论文的刘老师,在赛场上化身最佳队友,与同学默契轮转补位,赢得阵阵喝彩,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轻松氛围中增进了情感联系。更有“师姐+师弟”的奇妙组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是信任的证明。赵万华老师常对学生说:“只有知识和身体是自己的。”这句朴素的话语在球场上得到了生动诠释,学术研究需要持久的耐力,而强健的体魄正是大家探索未知的基础。
赛场上的对决扣人心弦,而场边那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才让这个夜晚变得完整而动人——那就是我们最温暖的“能量加油站”。场边有化身“战术大师”的智囊团,有负责搞怪逗趣的“气氛组”,还有为我们记录精彩瞬间的“摄影师”,每一声“好球!”、每一瓶递上的水,都让这个夜晚充满温情。



此次活动中,师生们收获的远不止奖牌与名次,大家收获了在实验数据之外看见彼此汗水与笑容的感动,收获了在严谨的师徒关系之下并肩作战、击掌相庆的战友情谊。刘老师赛前所说的“传递信任与快乐”,已通过每一个跃起的身影、每一次默契的配合、每一声场边的呐喊,从愿景化为师生共同的体温与记忆。
这场比赛为课题组的文化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温情,也生动体现了课题组倡导的人文理念:“学崖中,为人处世,以责任为先”。球场上的责任是为团队全力以赴,科研中的责任则是对每个数据负责、对真理负责。比赛终会落幕,但“师友齿轮”已在这场共打的球赛中啮合得更加紧密。机械工程学院各课题组师生将带着球场上培养的默契、锤炼的意志和升华的情谊,回到科研的主战场,共同夯实理论、拓展应用,铸就领军人才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