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TC573/WG3与TC573/WG4 2025年联合成员大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02 点击数:

2025年8月29日,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制造业数字化仿真管理标准工作组(TC573/WG3)与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标准工作组(TC573/WG4)2025年联合成员大会在西安交大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数字主线牵引仿真驱动转型为主题,大会由标准工作组秘书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承办。TC573/WG3召集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霖、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田锋,TC573/WG4召集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苗建军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李清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TC573/WG3和TC573/WG4成员单位、系列标准研制单位的近5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上下午议程分别由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标准所副所长窦克勤,以及TC573/WG4副秘书长、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曙主持。

undefined

会议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小虎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价值,并明确指出推动高校优势学科与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合,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TC573/WG3召集人张霖教授强调了数字化仿真技术的基础性、重要性与战略性地位,未来需进一步凝聚多方力量,通过推动标准协同推广赋能产业实践。TC573/WG3召集人田锋副总裁重点强调了数字化仿真技术在装备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全流程环节中的关键支撑作用,未来需深化数字化仿真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拓展,动态推进标准创新。TC573/WG4召集人苗建军副总工程师提出生产设备数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的研制创新和应用推广。TC573/WG4召集人李清教授提出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是保障“大规模设备更新”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支撑,要切实让标准从“纸面要求”转化为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的实际动能。

undefined

会上,TC573/WG3秘书处、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标准所标准二室副主任唐毅强汇报了TC573/WG3工作组2025年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对“揭榜牵头 伴随服务”TC573标准定制化咨询服务方案的价值对象、揭榜方向、流程和合作机制进行了介绍。TC573/WG4秘书处、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标准所标准二室副主任刘劲松汇报了TC573/WG4工作组2025年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雷亚国教授围绕高端装备智能运维进行了主旨演讲,紧密结合工程领域实际需求,系统阐述了高端装备智能运维的研究重点方向和特色,分享了其在不同行业的创新工程应用。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陈韬艺围绕“数字仿真在工程机械行业典型场景应用的思考与实践”作技术报告,分享了数字仿真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落地的经验与探索,为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参考。

undefined

随后,与会专家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了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undefined

下午,来自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宝信软件、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对国家标准《制造业数字化仿真仿真环境管理要求》(标准计划号:20231513-T-339)和两项行业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健康管理规范第6部分:钢铁冶金设备》(标准计划号:2023-1284T-SJ)、《工业互联网平台 设备健康管理规范 第7部分:数控机床》(标准计划号:2023-1285T-SJ)的报批稿进行了汇报。

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和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分别针对在研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数字样机管理体系第1部分:通则》、预研标准《制造业数字化仿真 产品集成性能精细化仿真试验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生产装置应用实施指南第1部分:总则》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化生产装置应用实施指南 第2部分:管理框架》的标准编制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围绕标准适用范围、技术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标准研制给出了宝贵思路与详细建议。

undefined

下一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制造业仿真数字化管理标准工作组(TC573/WG3)和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标准工作组(TC573/WG4)将持续优化标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仿真、工业数字样机、设备智能运维、设备管控建模等关键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应用推广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作用。诚邀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龙头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以标准为引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研发仿真和设备智能化管控能力提升,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undefined

参会单位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编号

工作单位

1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4

西安交通大学

5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7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

10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11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12

上海市标准化协会

13

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

14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

达客智数(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16

上海宝信软件有限公司

17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8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19

北京万旺科技有限公司

20

北京思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1

中航国际金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2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3

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

24

西安迈思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5

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

26

西安科宇馨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7

西安长庆同欣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28

西安超智数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站点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