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话“西迁”、讲传承、谋发展——机械工程学院轴承所党支部座谈“西迁精神”

发布时间:2016-04-18 点击数:

正值我校120周年校庆之际,4月12日下午,机械学院轴承所党支部13名在校党员与三位“西迁”亲历的先生——谢友柏院士、朱均教授、王令安高工一起,过了一个特殊的组织生活会。机械学院分党委书记王朝晖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

朱均教授是机械学院的老院长,谢友柏院士做过多年轴承所支部的书记,原实验室主任王令安高工等三位先生都是“西迁”亲历者,有着60多年的党龄。组织生活座谈会围绕弘扬“西迁精神”这一主题展开。

\

首先发言的是谢友柏院士。他从自身经历谈起,看到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看到了解放上海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即使在泥泞的雨天,依然住在马路上,真正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他刚上大学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1957年圆了党员梦。谢院士以自身做科研的经历谈党的培养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在1958年时年仅25岁,与支部的几位年青的志同道合者成立了轴承研究小组,设计了第一个轴承试验台。肩扛手提,建造了滑动轴承动静特性测试试验台,这些试验台基础坚实,减振措施好,可扩展性好,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他鼓励年轻人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怕吃苦,善于发现问题,从企业或社会的需求出发才能可持续开展研究工作。同时,谢院士非常注重对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

老院长朱均教授谈到他的入党历程,也是记忆犹新。1953年考入上海交大,1956年入党。他告诫年轻人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按照党的要求,约束自己,努力工作。事实上,他一直公私分明。谢院士说,朱老师从不用带“西安交通大学”台头的信纸写私信。谈到轴承所的发展朱老师激动不已。时间追溯到当年研制第一台轴承试验台以及后续相关的研究工作,当年正是举全所之力全心攻坚,团结一致才攻克了党和国家交给的研究项目,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王令安高工做了多年的轴承所实验室主任,对挥洒青春和汗水的轴承所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到轴承所之前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实验室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要能吃苦,敢于吃苦。他说,当年有的研究生为论完成论文科研任务,一大早老师还没上班,就来到实验室,直到深夜才离开,甚至通霄。

\

在三位先生发言的过程中,王朝晖书记一直在做笔记。党员讨论后,王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开诚布公、精诚团结,结合“两学一做”的学习,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发扬“西迁精神”,狠抓团队建设,以此为契机真正团结在一起,将轴承所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王书记说轴承所的老领导们时刻在注视着所里的发展,机械学院也对轴承所的发展寄予着厚望,希望年轻党员要勇挑重担,共同将轴承所的明天建设得更为美好。

最后,王书记代表机械学院祝愿三位先生身体健康、幸福百年!

\

轴承所党支部供稿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站点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