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师友齿轮计划】设计所第一党支部与洪军老师团队联合举办 “共读一本书”活动

来源: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7日 21:47点击:

书籍是思想的灯塔,照亮文明传承之路。2025年10月15日,为响应学院“师友齿轮计划”号召,设计所第一党支部联合洪军老师团队举办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赵强强、雷杨浩两位老师与同学们围绕心理学经典《自卑与超越》展开深度对话,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智慧长河中,共同完成了一场从自我觉察到社会价值的探索之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活动伊始,主持人陈雨欣同学以阿德勒生平为引,提炼出“赋予经历意义”的哲学内核。李明志同学率先将书中理论转化为可实践的“心理工具”,他认为“早期记忆”与“梦境”是破译个人“生活风格”的密钥:“记忆是为印证自我认知而进行的选择性保留,梦境则是应对现实压力的情绪预演。”他呼吁同学们通过剖析这些内在信号,主动升级看待世界的“心理算法”。

李明志同学分享

丑帅同学则聚焦概念辨析,清晰界定了核心理论边界:“自卑感是成长的推力,自卑情结是自我设限的牢笼,而健康的优越感应指向自我完善,而非胜过他人。”他提出的“纵向比较法”——以昨日之我为镜、以社会贡献为尺——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化解比较焦虑的新路径。

相较于系统性理论阐释,陈晨同学的分享以真实经历引发全场共情。他坦然回溯成长中因家庭比较、学业批评产生的“自卑时刻”,坦言曾因一次竞赛失利陷入自我怀疑,直到书中“决定我们自身的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点醒了他。“现在我把每次挫折都当作‘数据采集’,用小步行动积累信心——比如每天攻克一道难题、主动参与课堂发言。”他在“行动清单”上写下的“自卑不是终点,而是超越的起点”,成为全场最动人的注脚。

陈晨同学分享

朱赞霏同学则勾勒出从“破局”到“共生”的成长蓝图:“阿德勒说‘幸福即贡献感’,这让我重新理解了‘优秀’——不是孤勇的冒进,而是与他人协作时的火花。”她结合课题组合作经历,提出“重写人生剧本”的实践方案:从接纳不完美开始,在团队项目中找准价值坐标,最终在“贡献与合作”中实现从“我”到“我们”的升华。

“真正的教育,是帮学生打破‘我不行’的自我设限。”赵强强老师的寄语直抵人心。他以书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勇气”为纲,鼓励同学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探索世界的底气:“机械专业需要精密计算,人生成长更需要‘容错率’——允许自己试错,才能在迭代中逼近理想。”

赵强强老师寄语

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比较心理的双刃剑”“被理解的治愈力”等话题展开热议。在“心愿便利贴”墙上,“成为有温度的工程师”“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等字迹,映照着同学们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需求的思考。

心灵许愿墙——同学们思考、共鸣

“教育是师生彼此照亮的旅程。”雷杨浩老师在总结致辞中,将“师友齿轮计划”的育人生态比作精密啮合的传动系统:“情感为轴,协作为轮,才能让每个生命齿轮都释放最大动能。”他寄语同学们以《自卑与超越》为起点,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社会贡献中锚定价值,让今日的心灵共鸣转化为明日的行动力量。

雷杨浩老师总结致辞

活动在温暖的集体合影中落下帷幕,但“超越自卑、拥抱共同体”的探索仍在继续。这场跨越书本与现实的对话,不仅让阿德勒的智慧在机械学子心中生根,更以 “共读共行” 的模式,谱写了师生情感共融的温暖篇章。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