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被纳入“四个面向”指导思想体系,标志着国家科技事业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摆开新布局。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实施医工交叉是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工科焕发新活力的重要途经。5月20日,由机械工程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命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基础医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医工前沿深度融合,学科交叉共话创新”医工交叉周活动正式开幕。20日上午,跨学科高端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高端装备研究院召开,蒋庄德院士、吕毅教授团队分别作主题报告,吸引200余名医工学科领域师生现场聆听。
蒋庄德院士作了题为《智能传感与生物检测》的主题报告,他首先透过中美贸易战国际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缺“芯”困境,深刻指出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军工武器、高端机床、芯片、光学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其在精密测试、仪器设备方面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蒋庄德院士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传感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海洋科学研究、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诸多领域研究中的基础核心作用,以及团队在耐高温压力传感器、高动态加速度传感器、集成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研究中的技术突破和科研成果在抗疫时期的社会服务,其成果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效益。蒋庄德院士坚信医工交叉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大有前景,他以新型核-壳微液滴和微胶囊制备、基于声流控的病毒检测、基因检测分子诊断仪器等研究成果为例,勉励青年教师主动参与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关键核心问题创新性突破。在主题报告最后,蒋庄德院士从国家战略高度层面提出殷切期望,并强调“应坚定不移地坚持长期支持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政策、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上始终保持支持的力度和强度,将制造业这一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打牢,始终坚持发展制造业不动摇”。
吕毅教授团队的吴荣谦教授作了题为《腹腔镜下肝脏移植技术探索对器械研制的迫切需求》的主题报告。他以传统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及固有缺陷为切入点,介绍了兼具快速、精准、微创优势的磁压榨吻合技术。团队基于磁辅助快速肝移植术将无肝期缩短至平均12分钟,以9分50秒的最短时间打破世界记录,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在这项技术基础上,团队还结合水凝胶的生物粘接性开展磁-胶联合快速肝移植技术探索。针对腹腔镜肝移植技术,团队突破了手术入路选择、免气腹、腹腔镜下血管快速吻合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在介绍完团队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后,吴荣谦教授从当前血管吻合、磁环对合器、磁环固定器等专用器械缺乏对肝脏移植技术限制的痛点切入,阐述了医工交叉融合对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期望与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医工交叉、学科互补助力临床实际需求难题破解,切实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科技保障。
蒋庄德院士和吕毅教授团队吴荣谦教授的精彩报告增进了全场师生对医工交叉融合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共识,赢得一片热烈掌声。
会后,与会人员在一附院院长助理佘军军带领下参观Med-X研究院,随后参观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工程研究所,生命学院刘茹书记介绍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生命学院徐峰副院长介绍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的平台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理念。
本次跨学科高端论坛由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雪峰主持,生命学院党委书记刘茹、副书记李剑君、口腔医学院副院长裴丹丹、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助理佘军军等领导出席。“医工前沿深度融合,学科交叉共话创新”医工交叉周活动时间为5月20日-29日,后续将陆续开展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学专委会筹备会、高端装备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所学术开放日、第一附属医院医工交叉学术沙龙、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二附院交流日、口腔医学院中青年学术沙龙等系列活动。活动将继续汇聚医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工科、新医科协同发展、医工交叉人才联合培养、前沿技术持续产出、研究成果临床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
活动背景:
西安交通大学一直重视医工交叉研究工作,特别是十四五规划中在医工交叉等领域进行前瞻布局。机械工程学院与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5月,交大一附院书记马辛格带队调研高端装备研究院,就持续探索实施相关人才培养、人员互聘,资源共享等机制体制达成合作共识,双方商定每年5月20日前后一周定为“医工交叉周”。同年6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雪峰带队赴一附院进行医学需求对接座谈。同时,根据学校统一部署,以实行干部交叉任职为重要推力,机械工程学院派出副院长到生命学院挂职,口腔医院派出副院长到机械学院挂职,深入挖掘医工交叉合作潜力。至此,医工项目需求对接、项目交叉评审、医学跨院招生等交叉合作在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