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9-03-05 点击数:



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本科教育行动方案

(经2019年2月21日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与使命

1.重要意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关键的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基本认识,本科教育是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性工程,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标志。

百廿交大秉承兴学强国宗旨,矢志不渝培养优秀人才,铸就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立根筑基的重要基础和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不断探索,提出和实践了“2+4+X”、工程坊、书院制、“体育精神”、本科生院、钱学森学院、大类招生、通专融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一系列举措,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到模式、内涵进行了改革。

2.形势挑战。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夯实这一基础工程还面临严峻挑战: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创新引领地位正在下滑,人才培养和“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整体要求衔接不紧,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制度保障尚不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需要持续深化,新专业建设与动态调整机制尚不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立德树人作用发挥、德艺双馨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开放性跨学科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师生“爱国、奋斗”价值引领、评价标准与绩效导向科学有效等方面,与一流本科教育有差距,需要深化改革,需要砥砺奋进。

3.建设目标。到2022年,稳固确立立德树人中心地位,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全面建成,“四个回归”“四面旗帜”“四个一百”育人行动全面落地;建成3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打造5大类120门国家级“金课”,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率稳定在65%以上;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的文化氛围全面形成。

4.使命愿景。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保存、创造和传播知识,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作出重要贡献,把学校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国际影响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思路与原则

5.总体思路。按照要素驱动、系统规划、综合施策、注重实效的思路,围绕“教什么、谁能教、怎么教”以及“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等人才培养核心问题和质量要素,系统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6.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学生成长发展为导向,全面实施“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育人模式,以弘扬“西迁精神”“四面旗帜”“四种文化”为载体,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创新能力。

——坚持建设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流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打造一流培养体系,营造一流育人氛围。完善校-院(学部)-系三级育人责任体系,做实基层教学组织;系统推进招生、培养、就业等关键环节协调联动;促进第一与第二课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建立德智体美劳综合评价体系,实时精准反映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资源条件的匹配度、培养过程的保障度、服务师生的满意度。

三、任务与措施

(一)抓规划,立规矩

7.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建立每两年召开一次全校本科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研讨会议制度,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院党政联席会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一次本科教育工作。坚持以本科生院院务会为平台的协调机制,推进本科人才培养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坚持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制度,按学年发布学校(学院)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按年度发布本科教育工作绿皮书。

8.夯实“校-院(学部)-系”三级育人责任。落实《关于基层教学组织(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通专融合”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本科生院“横向协调、纵向贯通”机制,夯实校-院(学部)-系三级教学组织责任,发挥学院、书院教书育人主阵地主渠道的主体功能,建立院长(系主任)、书记、院务主任为育人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度。推进以权责匹配为重点的管理体系改革,激发基层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

9.做好专业顶层规划布局。按照“三个面向”要求,结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建设顶层规划,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70 个左右;优化专业布局,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新专业建设促进新学科发展,依托数学、物理、化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促进理科发展,争取基础医学、经济、哲学等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产业态势,创新传统专业,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专业;孕育医工结合、文理渗透、管工贯通新专业。

10.大类招生实现量质提升。制定创新港运行后扩大本科办学规模与优化校区布局方案;优化招生大类与专业间的对应关系,完善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双向选择制度。按照“增加数量、提升质量”总要求,创新招生模式,开展基于高考、高中学业、学校自测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试点;优化布局分省计划和批次,精准投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大类招生指标。前1%本科生源数量从2018年的60%提高到2022年的80%,理科录取线进入42所一流高校的前11位,文科录取线进入前12位。

11.落实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制度。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是教师第一职责,强化“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师不是合格教师”的硬性要求;优秀教师应优先承担基础课教学,原则上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由教授、副教授承担授课。实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各学院统筹协调明确具体要求和做法。

12.增加经费投入。每年稳步增长本科教育教学经费预算;增加“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等重点建设经费中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投入;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为导向的教学经费分配机制,确保教育教学经费不被挪用、挤占、滥用。

(二)抓内涵,提质量

13.健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内容周期性更新机制。建立每四年修订和更新培养方案制度,以新时代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以国际专业认证标准为参照系,构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内涵建设,提升课程难度和深度,确保课程内容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年度更新制度,守好“金课”主阵地。

14.严明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落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爱国奋斗的引路人;落实《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实施教学效果评价优秀者优先晋升、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以德施教,潜心研究教学,以优秀的教风引领优秀的学风;连续3年未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者改聘研究系列其他岗位。

15.强化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基础厚”教学传统,充分认识基础课教师团队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制定并实施基础课教师选聘、评价、晋升、发展办法,提升基础课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获得感,破解基础课师资补充和晋升两难的“洼地”问题。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坚持教学法研讨活动制度。

16.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实施“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制度。新聘用教师在聘期内须完成助教任务,所有教师经严格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后方可上讲台。制定关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分类分项培训方案,将“传帮带”工作纳入师资培养、教学能力培训的中心任务,纳入学院工作考核指标,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扩大教学骨干和名师培养规模,完善名师培育和评审办法。2022年前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15名。

17.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抓好通识教育顶层规划,制定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通过课程、报告、论坛、实践等方式多元化开展通识教育活动。重点抓好通识类核心课程质量建设,鼓励院士等领军学者开设通识课,积极引进和用好校外优质通识课程资源。2020年前建成50门、2022年前建成80门高质量通识类核心课程,打造20门标杆性通识课程。

18.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改进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建成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金课”100门;坚决淘汰层次低、内容旧、评价差的“水课”,促使师生共同敬畏课堂。健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健全研究生助教制度。5年内实现全部基础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50%的专业课实行研讨式教学。

19.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四个一百”育人行动作为落实“三全育人”重要抓手。开设美学艺术类通识课程不少于8门,培育学生在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意识和素养,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紧抓思政课程质量建设;开展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试点工作,打造一批示范课堂,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20.加强教材的编写、选用与管理。实施“马工程”教材目录清单实时更新和必须使用制度;建立与国际国内一流专业教材同步更新机制;健全教材编写激励机制,实施“百本优秀教材建设工程”,明确不同学科专业编著出版教材的最低要求,A类学科专业5年内编著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不少于4部,B类学科专业不少于3部;将教材的编写、更新与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协同推进。

21.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现有数学、物理拔尖计划试验班内涵建设,争取计算机、化学生物、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等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落实好教育部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建设计划;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为牵引,打造卓越工程师、医师、经济师、律师协同培养升级版;实施好“越杰计划”“人工智能计划”等,实现优势专业“菁英班”全面覆盖(不少于15个),形成特色鲜明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22.开展公共英语教学综合改革。遵循“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能力为重、国际认可”原则,更新教学理念。教学重点从语言知识传授转向知识、能力、素养同步提升;基于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参照国家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优化课程设置,设定教学目标;构建课内授课+专项实践的个性化教学体系;建立面向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评测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公认英语评测,实行成绩优秀者英语免修制度。

23.开展体育教育改革。树立增强体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理念。建立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团体活动为载体、体育社团为纽带、运动竞赛为标杆”的四位一体体育锻炼模式,实施以体能增强、技能掌握、习惯养成为核心的体育教育综合评价;引导学生践行体育精神,丰富校园文体生活,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面提升体能素质;2020年实现体能检测达标率98%以上;改进体育教师聘用方式。

24.加强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观,开展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以宿舍、班级、支部、社团、院系、书院为载体互帮互助的团队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咨询中心软硬件建设,发挥学业导师作用,及时预防、发现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生活规律、饮食健康、注重锻炼的良好习惯。

25.提升国际交流的人数与质量。2020年本科生年出国(境)交流人数超过当年招生人数的30%,其中A类学科专业超过35%,开设全英文课程不少于5门;B类学科专业达到30%,开设全英文课程不少于2门。完善留学生招生选拔、培养、管理、服务制度,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5年内本科留学生人数占比达4%。

26.建立多模式学业辅导体系。全面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学业辅导机制,营造“亦师亦友”师生交流氛围;恢复和完善教师常态化、正规化、多元化答疑工作机制,在教学楼建立教师答疑室,强化基础课程答疑;在各书院建立讨论答疑室,教师深入书院开展授业解惑,每个答疑室每月开放不低于40小时;健全朋辈辅导制度,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7.完善小学期及暑期教学管理。以通识教育、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交流为重点,夯实各年级小学期教学内涵;一年级加强英语、计算机及数学建模实践能力训练,二年级开展专业认知实习和社会实践,三年级参加科研训练和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知行合一、以用促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到政府机关、国际组织实习,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访问交流。

(三)重实践,强创新

28.加强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巩固“重实践”办学特色,将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统筹安排课程实验实习、课程(项目)设计、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综合性学科/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20门以上虚拟仿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国家“金课”。在培养方案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实践教育学分占比不低于30%,理工科类专业不低于20%,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低于15%。建立学生参与课外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学分互认机制,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第二成绩单制度。

29.完善三级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整合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坊等实践育人平台的规划和建设,2020年前全面建成机电一体、能源化工、智能电气、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生命医学和土木工程8大跨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平台,面向学生开放,支撑学生开展创新、开放、协作的设计创作发明等实践活动。

30.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以学促研、以研促学的意识和能力,健全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制定科研成果向本科生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转化的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实验仪器、实验项目、教学案例,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加大国家、省部重点科研基地通过开展开放实验、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鼓励本科生及早进入教师课题研究,体验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31.深化校地企所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校地、校企、校所等深度合作,采取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遴选学生、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等措施,吸引与优化整合社会各界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适应学校人才培养需要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新体系,打造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试验田”。到2020年建成100个支持5000名学生规模的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实现理工、医学、经管、人文等学科的全面覆盖和交叉融合。

32.提升实验实践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原则,吸纳一批企业界精英,构建一支规模为教师体量1/6左右、既懂实验实践教学又有实战经验的实验技术队伍;推进知名教授指导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专题培训,每年选送骨干实验技术人员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提升实验实践教学的创新思维、指导能力、设计能力。

33.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与激励制度。以提升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制定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形成学生评课、教师评学、专家评教的三维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完善《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办法》,促使实验实践教师队伍能力的提升。完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学科/科技竞赛等激励机制,评选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师。

(四)抓管理,强服务

34.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改革辅修制度,推进主辅修双学位制,5年内所有优势学科专业均支持第二学位制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为优秀学生的发展创造不设天花板的成长空间;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等做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荣誉感和主动性。

35.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扩大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选择权,推进学生自主选课,基础课、通识类核心课程全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制度;优化教学运行、学籍管理制度与流程设计;推进本研一体化建设,支持本科生、研究生相互选课,支持“优本计划学生”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

36.全面提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管理和后勤保障队伍建设,各部门、单位以服务学生成长、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宗旨,优化部门内及跨部门业务流程,梳理和重构办事流程;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事务大厅功能,增加学生事务网上办理项目。2020年实现80%以上的学生事务网上办理。

37.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精准采集覆盖本科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时深度分析和挖掘;建立实时联动、科学精准的教育教学运行保障体系,既发现优秀教师和示范课堂,又发现问题课堂和课堂问题,既发现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又发现管理问题和服务问题;研制出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的指标体系和智能算法,为教学管理、课程质量、学习成效、资源配置、投入绩效等考核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38.建成学生工作大数据平台。建立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全过程成长发展大数据平台,动态描述学生全息个性画像,实时精准反映学生多维成长态势,实现学业预警、成长预测、精准资助等功能;实现党团组织、奖助贷评定、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四个一百”育人行动计划等的全面管理,促进思政、教师和管理服务三支队伍协同育人,实现学生工作从宏观到具体、从模糊到精准、从事后到事先、从漫灌到滴灌的全面提升。

(五)抓评价,明导向

39.完成专业评估和国际认证。5年内具备认证条件的A类和B类学科专业须参加国际专业认证或国内专业认证(国际实质等效),所有专业须接受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的第三方专业综合水平评估,结果作为专业撤并转、招生计划分配和经费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形成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机制。

40.改进学业综合成绩评价方式。健全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并按时录入教学管理系统,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完善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和评价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改进学生学习情况向个人、家长、学院、书院告知制度,及时帮扶纠偏和培优提升。

41.深化教师育人激励机制改革。完善教学评价和绩效分配办法,将教学评价作为名师培育、专项帮扶、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以“优劳优酬、贡献奖励、负面责罚”为绩效分配导向,改革和完善绩效考核方案。确保绩效奖励中人才培养部分不低于40%,各学院要落实人才培养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投入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42.树立标杆典型。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选拔树立优秀楷模,营造“我爱教学、从教光荣”的乐教氛围,每年开展教学三大奖(教书育人杰出贡献奖、卓越教学奖和优秀教学团队奖)评选,让师德师风高尚、教学实绩卓越、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得到认可和褒奖;落实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的认定和奖励政策,加大奖励力度。

43.改进学生思政工作队伍评价考核机制。坚持工作实绩、创新能力和育人成果相结合的考核原则,把敬业爱岗、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辅导员评价考核的第一指标,建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评价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日常过程考核,突出工作实绩。

44.建立促进学生立志成才奖励体系。坚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成才导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奖学金和表彰奖励等学生评优体系,构建精神激励、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物质帮助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

(六)抓就业,促发展

45.提高本科毕业生一流大学深造率。鼓励本科生早做准备谋求深造,提升学术创新竞争力,不断提高本科毕业生国内外名校深造的人数和比例,深造率总体保持在65%以上。其中,国内升学率保持在全国高校前5位,每年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深造的学生人数不少于300名。

46.实施学生职业生涯引领计划。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校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创建并推进学术创新“领军学者”培养引领计划、科技强军“国防军工”人才引领计划、全球视野“国际组织任职”培育引领计划、人民公仆“公务员”培养引领计划、创新创业“企业家”孵化引领计划,鼓励学生早立大志、早下功夫、早做准备、早谋发展。

47.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弘扬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西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建功立业,到国防军工、骨干央企、重要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重点单位工作,鼓励学生到西部、基层、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做好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完善毕业生建档立卡工作,建立毕业生跟踪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机制,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

四、组织与保障

48.强化任务分解与责任落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主管校领导组织协调,由本科生院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与,明确“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每一项措施和任务,制定详细任务清单,明确建设目标、进度与成效,任务分解到相应职能部门和院系,责任到人。

49.完善本科教育教学支撑保障机制。加大对本科教育改革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政策、经费、资源、服务优先考虑本科教育一线,建立各级领导关注本科、资源配置倾斜本科、教师精力投入本科的支撑保障机制。

50.健全考核评价与绩效奖励制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年度和定期阶段考核评价,对照任务清单,重点考核评价建设目标、推进落实、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果纳入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在招生指标、绩效分配等方面实行奖惩。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站点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