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情怀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机械校友 > 机械情怀 > 正文

对于交大西迁的一些回忆

发布时间:2013-01-17 点击数:

董树信

我于1948年考取交通大学机械系学习,1952年7月毕业留校在机械系当教师,由于那时学习苏联进行教育改革,于1952年11月到1955年7月被派往哈工大研究生班进修。回来后分在机制教研室的公差组,分管精密度量实验室工作。由于我教的课程是57年下半年在西安就有课,所以于57年暑假就随校迁到西安。精密度量实验室也由那时拆迁西安。比其他专业课教师要早一年来西安。一直在机制教研室当副主任,协助教研室主任进行工作。后来公差小组从机制教研室分出来单独成立微型技术教研室,担任教研室主任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

过程中的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个是在迁西安并校之初,由于三个学校的机制专业合并在一起,学生人数激增,有18个小班之多。为便于教学安排,教研室将学生分成两批。一批现在学校实习工厂劳动,另一批上课。县劳动的一批同学成“老下方”,经一定时间后对换。这年级学生特点是加强了冷加工机床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有他们的特色。例如其中一位任孝华同学毕业后留校在机制教研室当机制工艺课教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派往也门共和国援建了一个专业技校项目。由于在短期内负责安装了好几十台机床工作能力表现突出,受到也门有关当局的好评。这一教学安排上的变动,实质上也是教学上的一次改革,就在这一年级新生中也实现了一次。

另一事是在并校以后当教师人数也增加很多,在当时总路线和大跃进的指导下,教研室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干劲空前高涨,在螺旋锥齿轮的加工理论和车床靠模精密加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到改革开放后,更是大家干劲十足,当时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被评为教育部体统机制专业全国第一的位置。

回顾交大的西迁,也达到了将一个有名大学扎根西北地区的要求。自己在其中也尽了一份力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站点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